一、火成岩:

是由岩漿冷卻形成的。有些岩漿在地殼內就已經固化,即深成岩(例花岡岩);

有些岩漿噴出地表而形成的。

火成岩依據岩漿冷卻形成的深度,而有不同的形式。若岩漿在地表快速冷卻,則會形成細顆粒(微晶組織)或是玻璃質岩石;岩漿在地下淺處形成,會形成玻璃基質(或細顆粒)裡含有些許大顆粒礦物的型態(斑晶組織);若冷卻的位置更深,則結晶顆粒度會非常大且均勻(粒狀組織)。簡而言之,當岩漿侵入的位置越深,則冷卻速度會越慢,顆粒越大。

常見的火成岩有:

花崗岩:屬於酸性的火成岩。花崗岩的結晶顆粒粗,由多種礦物混雜再一起,包括玻璃光澤白色的石英、肉紅色的正長石、白色的斜長石以及點綴其中的黑雲母(閃閃發亮的)。所以在野外,當你撿到一顆石頭,擁有明顯的顆粒,且顆粒顏色不相同,轉動時還可看到閃爍的樣子,那就有可能是花崗岩。

玄武岩:基性的火成岩,是一種緻密的黑色至灰色岩石,顆粒小,難以用肉眼辨識,但其中會夾有一些斑晶,包括綠色橄欖岩和白色的長石。有些玄武岩會有氣孔,較大的如杏仁狀,但常被其他礦物填充;有時表面紅紅的是因為氧化的關係。

安山岩:中性的火成岩。主要礦物為斜長石、輝石和角閃石,岩石成灰色至淺灰,斑晶結構明顯。

流紋岩:酸性火成岩。顏色通常呈灰色、磚紅和粉紅色。顆粒極小甚至成玻璃質,有時會有礦物鑲嵌其中。最重要的特徵是會有一條條定向排列的花紋,也就是流紋構造。

輝長岩:基性火成岩。顏色通常為暗灰色、暗綠色,通常岩理成塊狀;有時會有層狀構造,可以看到顆粒的分層。

閃長岩:酸性火成岩。中至粗顆粒,可以明顯看到白色的長石和黑色的角閃石。顏色從淺灰到深灰色。

(2)沉積岩:

沉積岩是由各種自然營力(如冰川、風)搬運而來的沉積物,然後再經壓密、膠結等作用而形成的。

 

沉積岩:

岩石暴露在環境中,受到風化侵蝕成碎屑,經外力(例如:風、水)搬運堆積,再被埋到地底下,壓密膠結形成。依顆粒大小可以分成常見的礫岩、砂岩、頁岩。另外,還有生物碎屑搬運堆積形成的石灰岩、化學沉澱形成的蒸發岩。

常見的沉積岩:

礫岩:顆粒非常大,肉眼即可明顯辨別,若裡面的顆粒有菱有角,則為角礫岩。

砂岩:顆粒較礫岩小,肉眼可辨識,摸起來有粗糙的感覺,在野外可用指紋來區分,砂岩得顆粒會比指紋還大,不會卡在指紋間。砂岩的石英含量很高,多呈白色,但在野外常見的為黃色,是因為風化關係。

粉沙岩:是顆粒度較小的砂岩,用手摸時,其顆粒會卡到指紋裡。因為砂岩具有透水性,所以若將粉砂和些許水混和搓揉,並不會搓成小球。

頁岩:顆粒極細,已無法用肉眼辨識,會有一層層的頁理構造,顏色為黑灰至黑青色。不透水,所以易在頁岩層發現化石。

泥岩:顆粒極細,肉眼無法辨識,塊狀。具吸水性,將泥岩刮一小塊下來,加一點水搓揉,會搓成小球。

石灰岩:常呈白色。石灰岩的成分為碳酸鈣,在其上滴稀鹽酸,會冒大量的泡泡;且其摩氏硬度約三,用刀片或是硬幣(摩氏硬度約五)可以在其上刮出痕跡。

(3)變質岩:

由已生成的岩石,在深埋地底的高溫、高壓環境下,改變其內部結構,岩石雖然仍然在固態的情況,但是成分及組織構造都發生了變化。

 

變質岩:

岩石經過高溫高壓的作用,結構和成分產生變化,變質後的岩石,就是變質岩。較常見的變質岩有:板岩、片岩、片麻岩、大理岩。那我們再野外要怎麼區分呢?以下有幾個撇步!

板岩:由泥岩或頁岩變質而來,具有一層層緻密且薄的葉理,易沿著葉理破裂形成「板狀劈理」,為參差不齊的板狀構造。板岩顆粒度極小,肉眼難以辨識,顏色為灰黑色至黑色。

片岩:片岩具有發達的片理構造,但因礦物變異性或剪應力影響,所以會有不平整片理出現,是容易剝落的岩石。片岩的礦物顆粒度較大,岩色也因母岩的礦物種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。如果再野外看到顏色較白的片岩,可能是石英片岩;若片岩成綠色,可能內含有鎂離子,為綠泥石片岩或綠簾石片岩。

花崗片麻岩:各種酸性火成岩變質而成,其特徵為摸起來有粗糙感,而且深色和淺色礦物常聚在一起,有一定的排列方向,肉眼即可觀察。

大理岩:碳酸鈣礦物變質而成,主要礦物為方解石,通常為塊狀且不具葉理構造,若以稀鹽酸滴大理岩,會產生泡沫;大理岩硬度不高,用硬幣即可刮出刮痕。通常顏色為白色到灰白色,若有其他顏色則為雜質影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戰昇 的頭像
    戰昇

    戰昇的部落格

    戰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