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我是戰昇,今天我要介紹一本書籍,叫做台灣之子

11

 

    這是由阿扁親自撰寫的書籍,以前我們只能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阿扁,如今我們卻可直接深入這個全世界公認最年輕・活力、最用身・最有政治智慧和魅力的大腦、去傾聽他如何形成「年輕台灣」的觀念,為何要建立一個三權分立總統制的台灣,也聽聽他如何走向民主之路,如何完成台北市的「觀念革命」,當選了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之後,又將如何帶領台灣建立一個信心、信任和信仰的新社會,實現全民政治的理想。

  一、不斷學習,蛻變得自己

九八年的冬天,三合一選舉開票之夜,阿扁在台北市長連任的競選裡失利了。

    「陳水扁,選總統!」「陳水扁,選總統!」廣場傳來這樣激動的呼喊聲,像潮水般湧來。阿扁有點累了,想要休息、充電、沉潛一陣子。政治這一路走來,幾乎一直處在沒有時間休假、不停向前走的情況,現在是到了整理和思考的時候了。

    在台上發表落選感言。唸到「對進步團隊的無情就是偉大城市的象徵」這句話的時候,這確確實實成了阿扁的心情寫照!達成了那麽高的施政滿意度,交出了亞洲最佳城市第五名(第一名為日本東京,第二福岡,第三大阪,第四名新加坡)的成績,還是落選了。

(一)選後的反省與選舉

而這次選舉,也讓半生以來一直很有自信的阿扁恍然徹悟:一個人要有信心,但不能太過自信!要虛心,才能容納更多的意見和支持。

    長久以來,一談到台灣前途、兩岸未來發展的議題,外省籍朋友對民進黨,總是心生不安和疑懼,這種刻版印象全來自國民黨的宣傳及媒體長期被壟斷所造成。

(1)宗教界

之後阿扁也受教於許多宗教界的領袖,從那裡,學習到慈悲與智慧。深刻地瞭解到,以前的確有許多不足的地方。

(2)科技業

    我也在科學園區,看見從事高科技產業的科技人,他們生產資訊電子產品,不管是品質、產量,還是至球市場占有率,都令人讚嘆,他們在創造新一波的台灣奇蹟。

   阿扁:「我從一個貧窮的環境出身,歷經民意代表、市長公職,已經是萬分幸運的人了。我很打拼,很努力地追求成就,我的成長和奮門,就像每位台灣人的成長和奮鬥一樣。都是從無到有,步步認真。我們就像鳳梨、就像IC,都生於台灣這片士 地,我們都是台灣之子。」

(3)政黨間的矛盾

    擔任立委期間,朝野常常一起組團出訪,但是吃飯時,常常國民黨一桌、民進黨一桌,無法合作無間、團結一致。讓國際友人們無所適從,到底你們是不是一國的?

(4)外交

    外交,真的是不分官方民間,不能心存本位,必須攜手努力,才能克竟其功。

    在國際現勢下的台灣,要走出外交的路,雖然備嘗艱辛,但是只要有心、有思考、有目標,還是可以以實力一步步的走出去,我們必須藉由多元參與,和國際社會互惠交流,並以參與國際性組織和活動為手段,來達成我們心中的目的。

(5)夥伴關係

    我覺得,一個社會的發展,一個國家整體的進步,在一定程度的果積之後,想要向上躍昇、更上層樓;除人民和人民必須相互信任外,政府與人民也要相互信任。唯有信任,各方的力量,才能成為良好的「夥件關係」,相互增長,朝向共同的目標前進。

(6)理想政府

政府應該像便利超商,二十四小時不打样。政府麽該像觀音菩薩、像媽祖,聞聲救難,無所不在,這是我心日中理想的政府。

(二)知識就是力量

    知識就是機會,知識就是財富,知識就是未來,我們必須讓每個人受教育、有知識,不論貧富階級。這也是為什麼阿扁提出「知識台灣」這個顯景的初表。

    我相信台灣必能成功。因為台灣有著無 數和我一樣,由下而上、奮門不懈的人。

(三)「撩落去!」—踏上政治之路

    沒想到,1979年12月10日,爆發了「美麗島事件」,從13、14日開始,國民黨大肆逮捕相關人士,姚嘉文、林義雄都是「中國比較法學會」的會員,也是台大法律系的學長。他們為了表達民主政治的主張,居然是犯了「二條一」唯一死刑的叛亂罪,實在是償怒極了!

(1)當上辯護律師

    之前對於反對運動所知不多,在辯護的過程中才逐步從檔案問卷理得知台灣民主運動的相關資訊。開始時,一個律師的専葉立場來辦這個案子,最後的結果如預料中一般,當然是敗訴,但卻沒想到居然判待這麽重。阿扁無法接受卻又無可奈何!

(2)走上民主道路

       後來,我們幾個辯護律師如謝長廷、蘇貞昌等人聚在一起,大家一起思考接下來要怎么辦。經過這段時間接觸、瞭解了台灣民主建動,深深為反對運動的力量所感動。最好的辯護不是在有形的法庭,最好的辯護是在無形的「人民良心法庭」。最好的辦護不是依照法定程序幫他行提出上訴或聲請再審,最好的辯護應該是繼續走這些民主前輩沒走完的民主道路!

阿扁說:
「那時我想,難道政治一定要這樣?難道我們就不 能擁有說話的自由,不能有安全、受保障的人權嗎? 我不甘心!」

  二、用人哲學與施政理念

(一)用人哲學

為一個市長,除了是有施政理念的「決策者」之外,其實也須扮演「經理人」,兩者缺一不可。當時我秉持「用人唯才,不分族群黨派」的用人哲學,並且身體力行。台北新故鄉,四大族群不論先來後到,都是新一代的台北人,這句話放大到台灣也是一樣。

(1)交通人才—陳賀旦

    阿扁剛進市府時,知道必須倚重民間專才,尤其改善交通是阿扁的政見承諾,所以必須用人唯才。賀陳旦曾在民間企業當總經理,是國民黨籍,雖然選舉時沒支持過阿扁。但阿扁用改革市政的熱忱和願景感動了他,他不但加入市府團隊,也幫阿扁兌現了「兩年內改善台北交通」的支票。連任選戰前後,雖然馬市長點名留他,但是他還是選擇離開,與阿扁同進退

(2)財政人才—林全

    其次是市府的大掌櫃—財政局局長,整個市政建設的財務管理及調度都要依靠他,並且他還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税捐稽征處。所以邀請政大財稅所所長林全,當時他非常的驚訝,過去他不是阿扁的支持者,票也沒有投給他;而且他的台語不太靈光。對於他第一項擔憂,阿扁表示那一點也不重要。至於他第二的憂慮,顯然他是對民進黨主政,有「本省沙文主義」的疑慮。阿扁對於他的疑慮覺得感傷,又為族群之間的誤解而難逼。阿扁向他表示,第二項擔憂是不必要的。

    後來林至擔任財政局局長,不但配合了市府的興革和社福措施,年度預算從前任黃大洲市長的1400億,增加到阿扁卸任時的1700億,也把黄大洲前市長的負債從1075億,降低到1029億左右。

(3)捷運系統

    過去阿扁在立委期間,曾經質詢過陳朝威,彼此針鋒相對,但是他的精明和專業,令阿扁非常的佩服,可說是印象深刻。報紙上看見中工民營化之後,他遭受黑道恐嚇,準備離開中工,於是就打電話給他,邀他一起跳入捷運這個「火坑」。

    整個捷運系統運作,有三個最重要的職務:捷運局局長、捷運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。後來他選擇到捷運公司,為了避免以前的董事長、總經理相互掣肘的情況,所以他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。

(4)台北市自然水事業

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。依照慣例,水處處長一直是本省,從未有過外省人執掌,這實在是一項很奇怪的傅統。要改革水處,必須下猛藥,阿扁翻閣職員錄,再調閱相關資料,再經過面談了解之後,決定讓當時擔任副總工程司的外省籍林文淵直接升任水處處長,擺脫了資歷的限制。也因此水處從過去的一灘死水,變成源頭活水。四年下來,水費沒調漲過一毛錢,年年超過法定盈餘,探購弊端、圍標綁標也沒有了,此外,水處與工會關係和諧,甚至行有餘力,成立了水博物館。

 

秉持了「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」的充分授權,「知人善任」是施政的首要,此外也須注意部門的合作與協調。

 

(二)政府管理的四大理念

    如何將决策化為可執行的行動,就如同企業的經營,要有理念策略、方法和管理。政府的管理也應該是企業的管理,要有制度與規畫。阿扁把四年台北經驗中對政府的管理,歸納成四大管理:目標管理、成長管理、走動管理和危機管理。唯有四個管理交互使用,才可能行政革新,改造大家眼中反應遲緩、不符民意的政府。

(1)目標管理

    每一個企業都有它的經營目標,例如產值多少,盈餘多少,不斷的提升,目標管理可說非常的明確。政府施政作為自然不能漫無目標,要向企業學習、師法。

    例如當初阿扁許諾,兩年内要改善台北交通,大家都說那不可能,人車不斷增長,還有捷運施工所造成的交通黑暗期。兩年後,交通真的改善了。訂立這樣的目標而要達成,就要規畫、施行與不斷地查核。

(2)成長管理

    所謂「成長管理」,顧名思義,我們需要成長,也追求成長,但是不能忘記管理,只有在管理之下的成長才是真正的成長。如果一味追求表面的成長、繁榮和進步,忘了管理和控制,最后一定會帶來人為的災難。

    「新市府運動」其實就是一種管理的運動!我們要追求在良好管理之下,優質的、真正的成長。

(3)走動管理

    「走動管理」,就是去除官方形式,真實地面對問題。政府也好,民間企業也罷,一旦組織過於龐大,在裡面工作的人經常只注意到上下權力同部門的縱向聯繋,只和自己的長官、下屬溝通。走動管理就是要加強横向聯繫,讓不同部門之間也能有血脈活絡的交流。

    但一個要能夠「走動管理」的政府,必須有能提高行政效能的機制,光靠市長、幕僚長、各局處首長是不足的,其中還必須依賴研考會,研考會的功能提升,可以說是新市府運動的心臟

(4)危機管理

    我們的政治要更向前走,所有的危機都必須開誠布公地被討論,集思廣益來解決。危機並不可怕,但是有能力的政府必須用最高的效率來處理危機。

(三)建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

    改革是非常困難的事,正如同政治學經典《君王論》所說;「沒有比改革更困難了,因為改革者會使自己成為舊體制的敵人,而新體制的受益者卻心存觀望,,這觀望來自於對舊體制的畏懼,以及對改革者沒有信心,因為,人們在沒有看到信服的確實證據以前,是不會真正相信新事物的。」

    依目前台灣的政治形勢判斷,若按照中華民國憲法架構再修憲下去,只是徒增更多混亂而已。因此第二任民選總統有責任召開憲政改革會議,邀集政黨代表、民間菁英、憲法學者專家,先透過憲改會議集思廣益,凝聚共識,朝三權分立的大方向落實,這也是「二階段政治改革」的主要政治工程之一。

(四)終結黑金與政黨輪替

    雖然台灣人民已經展現勇氣,唾棄黑金,但要享有清明的政治,公平的競争和安全的社會,還是要繼續靠人民展現智慧,藉由政黨不斷輪替來達成。

(1)具體步驟

其中具體的八點具體步驟如下:

一、由總統指定特別檢察官,全方位査察賄選,依證據起訴。

二、由總統指定法務部調查局局長,對全國重大犯罪組織和具有黑道背景的政界人士,進行佈線與蒐證,依證據起訴。

三、進行修法,具有黑道前科者,在十年内不得參選任何公職。

四、國發會共識—凍結鄉鎮級選舉―應予落實,破解黑道與地方派系盤根錯節的共生關係。
五、推動在美國、
日本普遍實行的「小選區制」,由政黨提名候選人,徹底杜絕賄選。

六、成立超然獨立的金融檢查委員會,對國内金融機構進行總體檢,並發揮獨立的監督機制,避免金融犯罪、政商勾結。
七、透過修憲或修法,要求任何政黨均不得經營企業。民進黨執政以後,將依據公平、正義原則,對國民黨黨營事業依法加以總體檢,還財於民。
八、由法界、民間、學衛界共同組成「司法改革監督委員會」,針對司法改革的各項議題,擬定時間表,一一予以監督落實。

(2)依靠政黨輪替達成

    上述具體步緊,若要成為真正有力的政治能量,必須由民進黨展開輪政,讓國民黨成為在野黨。也就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政黨輪替,讓執政的黨落實廉能政治,讓在野的黨成為有效率的反對黨,才能讓台灣永遠脱離黑金政治的夢魘,使台灣成為民主、法治兼備的文明國家。只有和國民黨不曾有過任何關係的人來執政,才能和大家一起,保障生活,保障孩子快樂的笑容。

(五)新領導力的四大要件

    二十一世紀的新領導力,要開發人民的「智慧資本」,凝聚人民的高度信賴,將人民的潜力與理想動員起來,把追隨者變成領導者的夥件,使改革的動力更為充沛

(1)新領導力必須提出願景和目標

   近來我在國家安全、兩岸關係的議題上數度提出看法,目的正是以可行的願景來爭取人民的認同與支持。

(2)新領導力必須向人民坦誠溝通

    新領導力是聽取人民在說什麼。新領導力就是負責、虛心、眞誠地向人民具體說明,用溝通建立彼此共同的意念與決心。一個坦誠溝通的領導者,運用理性向人民溝通,才能改變抗爭的政治文化。

(3)新領導力能建立人民的信心

    因此,新領導力就是提出「生活者的權利」,針對治安、交通、空氣污染、保護保護、生態保育、國土規畫提出具體解決方案,唯有了解人民真正關新,透過生活品質的改善,重建人民的信心與尊嚴。這樣,人民才會認同我們生活在其上的這塊土地,以「台灣新家庭」的理念來認識台灣、認同台灣、經營台灣。

(4)新領導力能建立終身學習的機會

    二十一世紀必然是人文關懷、文藝復興、宗教振興、社區主義、理性思想、志工運動的時代,領導者要能以「教育家」的身份帶動終身學習運動,努力營造一個「學習型組織」與終身學習的社會。

(六)總統的終極關懷

(1)總統發揮的效用

    做為國家領導人,總統的職務除了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之外,還必須發揮下述作用:
一、提出議題與擬訂策略,吸引人民的支持與關注。
二、提出願景與目標。
三、透過言語與行為塑造典範,鼓舞人民的信心與希望。
四、勇於承擔責任與善於溝通,建立執政的公信力。
五、建立有效率的經營團隊,發揮集體意念與力量。

為了達成上述作用,我認為「速度、簡單與自信」將是未來總統所應具備的決
策品質。

    領導者是把最適當的人放在最適當的位置、把錢花在最適當的地方,做最合理的分配。

    一言以蔽之,領導者就是正確地傳遞理念,分配資源。領導者就是一位好的教練,營造學習的氣氛,重視智慧資源,整合整體力量,建立競争優勢。

(2)如何應對國內嚴峻的挑戰

    面臨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挑戰,總統必須具備下述條件,這也是我不斷自我改造、自我提昇的目標:

一、善於處理危機,展現意志、理性與決心。
二、不分族群黨派,用人唯才,集結優秀人才
三、是精神建設的領袖,也是集體最強久的情感中心。

四、能確定施政優先順序,對國家安全、財經政策、公共政策能有一番洞見並提出觀點。

五、是一位有效的溝通者,能與人民、反對者溝通。

六、是一位有效率的行政管理者,能組織一個有效率的團隊施政。

 三、邁向相互信任的綠色矽島

(一)綠色矽島—面對全球變遷的未來台灣

    首先,我們必須先完成島内基礎的綠色建設,相對緊縮物質與能源消耗,而形成以精神文化消費為主的新結構,把變遷的壓力轉為改造的新契機。我們應該把整個國土規畫,轉為以綠色生活為中心,在可居空間裡將物質循環使用,使能量損耗最小,同時加速發展以農業科技為主的生化技術,創造「人」與「共生生物」的夥件關係,創造出人類參與其中的共生循環。都市的規模儘量縮减,减低通勤的時間。

(二)全民學習的教育政策

    我認為,「以人為本」在民間教改人士鼓吹多年之後,仍是一個合適的目標與最終的理想。中小學生應該可以在學校發展他們的身心,學習與人相處與認識自己的能力。

    現在中小學已經加强了鄉土教育及母語教學,但是我們應該更加强學校與社區的關係,讓學生意識到他們不只屬於家庭、也屬於社區。這意謂著中小學教育應該更「地方化」,縣市及鄉鎮級政府不只應該從中央政府拿回應有的教育權,也應該為中小學教育的品質負責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我這邊有許多經營管理類的書籍
二手價每本幾乎低於原價五折
有興趣的
可以點我觀看

 

 

點我看其他閱讀目錄

 

 

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☆★

相關文章

(1)家教推薦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戰昇家教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戰昇 的頭像
    戰昇

    戰昇的部落格

    戰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