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了一篇論文    就是余英時大師講解歷史起源定義之類的

裡面有幾萬字

我就寫大概一千字大意給大家稍微看一下

對歷史有興趣的人但卻懶得看那麼多文章的人 

可以稍微看一下我簡化過後的內容

~~~~~~~~~~~~~~~~~~正文開始~~~~~~~~~~~~~~~~~~~~~

 

 

    一開始,先定義史學與史學家的關係。以Ranke學派所代表的史學,就是追求歷史上客觀的事實。而史家的責任,就是尋找歷史上發生麼事情。Ranke的影響甚廣,追隨的人眾多,最後逐漸演變成一個學派—科學歷史。他們想將歷史的主觀因素完全去掉,將歷史變成和科學一樣,有個客觀的結果與事實。顯然,這是一個高貴的理想。但在19世紀的西方世界,他們相信歷史是可以客觀的,但如此說來,就無史學與史學家的關係了。因為史學家就和科學家一樣,再敘述上不能夠說出自己的意見,因為你呈現的東西都是材料和方法控制著你。

     Ranke學派的史觀思想來源主要有兩種,一是訓詁的背景,二是對科學的尊重。而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是剛好符合。因為當時中國已有考據學,加上當時需要科學,於是成為中國進泰潮流。當時傅斯年先生受到此潮流影響,加上與法國漢學有接觸。他的思想傳播後,影起了幾個重要的後果。(1)歷史與語言有密切關係。(2)歷史重要在材料。(3)要淵博

    當然反對Ranke的人大有人在。因為人的教育、背景、文化無形中影響史料的選擇。所以歷史上主觀的因素,解釋性因素是驅除不去的。只要有史家在就沒辦法完全去掉。史學、史家予時代,都有密切關係,沒有一個歷史學家可以完全脫離時代。歷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。這點史家都同意。歷史永遠是變動的,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需要,每個史家卻有每個史家的性情。

    因為歷史是動態的無法將歷史價值與事實完全分開。且沒有哪個觀點是正確的。假借著客觀的外型,來隱藏一個主觀,對史學發展是不利的。從歷史上來看,史學一定是有用的,特別是在政治上。當然寫歷史是寫給大家看的,而非給少數人的。如何將專門的史學之是傳播到社會上,是今天面臨的重大問題。學院裡的檔案很多,但如果沒有人將這些綜合起來,這些研究就沒有了生命。

    研究歷史是研究古還是今?何謂古、何謂今?歷史是講求連續的,一定要講事。且歷史對人的影響,不一定越近就越重要。治史不必存古今之見,要看個人的興趣所向。如果史學家對當時的時代沒有任何感情,是做不出好的研究與報告的。且學歷史的人,應該抱持著莊重嚴肅的事情寫歷史,對生命嚴肅的人,才能真懂歷史。絕不能將自己關在書房裡,只管書架上的事情。

    看一部史書的前幾頁,便能看出一個史學家的真面目。因為史學上有主觀的重要,所以史學家也特別重要。因此他必須要自律,保持嚴肅的態度,不能亂寫。最後的結論,就是史家和史學家是分不開的,而史學、史家同時又與時代有密切的關係,並且應該要特別強調彼此關係。綜合工作現在是特別迫切的,因為歷史對今天還是特別有用的。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戰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